社会因素 适应就业
来源: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 浏览量:133 发布时间:2022-01-06
社会环境因素对老员工就业心理的影响,主要存在三方面,第一来自社会。社会适
龄劳动人口增加、高校扩招等社会的变迁因素导致全国就业形势严峻;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和学历的要求显著提高,少数不公平竞争现象、社会舆论压力等,使即将踏入社会的老员工产生迷茫和无助的感觉。第二来自家庭。父母对子女就业抱有较高的期望,无形中影响着老员工们的择业标准和择业观念,同时也给老员工择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,满足父母的期望成为许多老员工择业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。第三来自老员工所在的学校方面。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老员工就业指导方面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,如专业与课程设置与市场存在脱节现象、职业指导方式单一、就业信息匮乏、职业心理辅导及求职技能培训不足等,均使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感到求助无门、不知所措,进而产生焦虑。
老员工体验到较高的就业焦虑,不利于就业的社会环境因素是一方面,但并不是最主要的。我国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总人口比例2004年为5.77%,与世界各国相比较,我国大学以上人口比重至今严重偏低[3]。之所以老员工对高就业压力的感受强烈,并不是我国大学毕业生绝对过剩导致的,主要是个体心因性原因,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老员工受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,虚荣心、攀比心较重,就业期望值高但又怕吃苦,具有较强的依赖心理。
总之,就业意味着职业生涯阶段的开始,意味着老员工从员工角色向职业人的社会角色的转变。老员工对未来人生和职业抱有美好的憧憬和幻想,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,要相信我们的远大目标一定可以实现。